宅基地合同纠纷该如何起诉?


如果遇到宅基地合同纠纷想起诉,首先要知道这属于民事诉讼范畴,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认管辖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一般的宅基地合同纠纷多由基层法院受理。通常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步,书写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要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三步,准备证据材料。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要提供能证明自己诉讼主张的证据,比如合同、协议、相关聊天记录等,同时还要准备证明自己主体资格的材料,像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等原件和复印件。 第四步,向管辖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时,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第五步,法院受理与立案。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会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第六步,预交诉讼费用。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要是确实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法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 第七步,等待开庭。立案手续完成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要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在开庭时按流程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环节。 如果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意,在收到判决书后15日内或裁定书10日内,可以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并递交上诉状。总之,在整个起诉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法院要求来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