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肇事逃逸后第二天自首会怎么判?
在讨论酒驾肇事逃逸后第二天自首的判决情况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酒驾,也就是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而醉驾则更为严重,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对于酒驾肇事逃逸后第二天自首的情况,首先要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轻微事故,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那么可能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酒驾和肇事逃逸的行为仍会受到行政处罚。根据上述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酒驾会面临暂扣驾驶证、罚款等处罚,肇事逃逸可能会被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而自首情节在行政处罚中可能会作为从轻处罚的考虑因素。
如果事故造成了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酒驾和肇事逃逸都会作为加重处罚的情节。不过,由于第二天自首,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所以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同时考虑自首这一从轻情节,在法定刑的幅度内进行判决。一般来说,可能会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适当从轻处罚,但具体的量刑仍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总之,酒驾肇事逃逸后第二天自首的判决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第一次酒驾被现场抓住会扣分吗
借钱被借走运气该怎么化解?
工程验收签字是否要负责任?
审计谈话可以录音吗?
个人所得税退税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没有生育险生小孩能否报销?
迁入人口在迁入地享有哪些权利?
拿离婚证需要带哪些东西?
车祸伤伤情关联鉴定标准是什么?
赌博抽钱的人会怎么处理?
社保扫码缴费步骤是怎样的?
父母有行政处罚,公务员政审能通过吗?
合同诈骗罪是否可以提起公诉?
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是怎样的?
追债时如何做好准备工作,怎样依法追讨债务?
海上保险合同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2024年立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海南特区房产合同纠纷案件中认定合同效力的原则和无效合同如何处理?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有哪些新特点?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