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手机会怎么判刑?


走私手机的判刑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走私的含义。走私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对于走私手机,一般是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量刑标准。根据该条文,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的“应缴税额”,是指进出口货物、物品应当缴纳的进出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税额。而偷逃应缴税额的大小是判断量刑的重要依据。例如,如果走私手机偷逃的应缴税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属于“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五十万元的,属于“偷逃应缴税额巨大”;偷逃应缴税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 此外,如果存在一些从轻处罚的情节,比如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立功等表现,或者是从犯等,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适当从轻处罚。相反,如果犯罪情节恶劣,如多次走私、暴力抗拒缉私等,可能会加重处罚。总之,走私手机的判刑是一个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过程,需要依据具体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准确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