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是否应该受到刑事处罚?
我有个朋友,他打算去实施一起盗窃,已经准备好了作案工具,还踩好了点,但还没开始行动就被发现了。现在警方说他这属于犯罪预备,可能要受到刑事处罚。我不太理解,他都还没真正实施盗窃,为什么还要处罚呢?想了解一下犯罪预备到底该不该受到刑事处罚。
展开


犯罪预备指的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在正式实施犯罪之前,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准备作案工具、观察犯罪地点、寻找犯罪时机等。 关于犯罪预备是否应受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有明确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这意味着,犯罪预备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有可能受到刑事处罚的。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犯罪预备虽然还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但它已经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了威胁。如果不加以处罚,可能会让一些人肆无忌惮地进行犯罪准备,从而增加犯罪发生的可能性。不过,法律也考虑到犯罪预备毕竟还没有实际实施犯罪,其社会危害性相对既遂犯来说要小一些,所以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预备是否给予刑事处罚,以及给予何种程度的处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例如,犯罪预备行为的性质和程度、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犯罪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如果犯罪预备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不认为是犯罪,也就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但如果犯罪预备行为已经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那么就很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总之,犯罪预备是有可能受到刑事处罚的,但具体情况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案情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