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条例是否要加书名号?

我在写文章引用法律条例的时候,不太确定需不需要给法律条例加上书名号。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文字表述里是要写成这样加书名号,还是直接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呢?我想了解下这方面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日常的书写、表达以及法律文件的引用中,对于法律条例是否要加书名号,其实是有相应规则和要求的。


首先,从规范使用的角度来讲,当我们提及具体的法律条例名称时,通常是要加上书名号的。这是因为书名号在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里,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法律条例属于规范性文件,将其名称用书名号括起来,能够清晰明确地表示这是一个特定的法律名称,起到突出和界定的作用。


依据《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书名号用于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同时也可用于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法律条例作为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的文件,在书面表达中被视为一种特定的‘作品’,所以在引用其名称时应当使用书名号。


例如,我们在写作中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加上书名号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我们所指的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如果不使用书名号,就容易造成混淆,读者可能不清楚这是随意提及的一些法律概念,还是特指某一部具体的法律。


不过,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如果只是宽泛地提及法律相关内容,而不是具体到某一部法律条例的名称时,就不需要加书名号。比如“我们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这里的“法律规定”是一个统称,并非特指某一部法律,所以不用书名号。


总之,在引用具体的法律条例名称时,按照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应当加上书名号,这样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规范和清晰。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中有括号是怎么回事?

我在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些内容带有括号,不太明白这些括号的作用和意义。想知道宪法里这些括号是有什么特定的法律含义吗,是用来区分不同情况还是有其他的用途呢?

国家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发现很多情况都需要依据法律法规来判断。但我不太清楚国家到底有哪些法律法规,想全面了解一下,以便在生活和工作中能更好地遵守和运用法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哪年实施的?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时,发现很多规定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我想确切知道这部法典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这样能更好地判断在纠纷中应该适用哪些法律条款,也能更准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是否具有著作权?

我想了解下法律本身有没有著作权。之前听说作品一般都有著作权保护,那咱们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像民法典之类的,它们是不是也受到著作权保护呢?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希望有人能解答。

法律条文中的列举式是什么?

我在看法律条文时,发现有的法条会一个一个列举情况,不太明白这种列举式有什么用,它在法律里是怎么规定和运用的呢?希望了解下这方面知识。

民法典和单行法有什么关系?

我想弄清楚民法典和单行法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平时看新闻偶尔会听到这两个词,但不太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它们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谁的效力更高之类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民法典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最近在学习民法典,发现这部法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规定。想请教一下专业人士,民法典在立法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些原则是如何在法律条文中具体体现的?希望能够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

民法典中合同需要约定违约责任吗?

我和别人签合同,不太确定要不要在合同里写明违约责任。不写的话,出了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理;写的话,又怕太麻烦。想问问按照民法典,合同必须约定违约责任吗?

《民法典》的第二十一条是什么内容?

最近在研究法律知识,看到很多人提到《民法典》第二十一条很重要,但没找到具体内容。自己对这部分比较好奇,想知道它到底规定了些什么,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我们普通人有哪些影响 。

民法典中是否有关于刑事诈骗罪的规定?

我遇到了一个涉及诈骗的事情,不太清楚民法典里对刑事诈骗罪有没有相关规定。具体就是想知道民法典在这方面的具体条文或者说法,是不是可以依据民法典来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刑事诈骗。

《民法典》是否包括刑事犯罪相关内容?

我对法律不太懂,想知道《民法典》里面是不是涵盖了刑事犯罪的内容。平时遇到一些法律问题时,不太清楚该从《民法典》找答案,还是和刑事犯罪有关的法律去找,所以想了解《民法典》到底包不包含刑事犯罪的情况。

我国宪法和民法典有什么关系?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宪法和民法典很感兴趣。想了解下这两部法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它们在法律体系中各自起到什么作用,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帮忙解答。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写了什么?

最近对法律知识感兴趣,尤其想弄清楚《民法典》第二十一条的具体内容。想知道这一条到底规定了哪些方面的事情,在实际生活中会有怎样的应用,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希望能有人详细解读下。

民法典中是否只有书面的合同才有效力?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合同相关的事务,碰到了各种形式的合同。我就想知道,除了书面合同外,像口头约定这种算不算数,是不是具有法律效力呢?

现在民法典对财产是如何规定的?

最近在处理一些涉及财产的事情,对民法典里财产方面的规定不太清楚。想知道民法典对于不同类型财产,像夫妻之间的财产、个人财产等,是怎么界定和规范的,希望能有详细且易懂的解释。

民法典中欠条跟借条的有效期是多久

我在生活中涉及到一些借贷方面的事情,写了借条和欠条。我就想弄明白,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这借条和欠条的有效期到底是多长时间呀?是从写的时候开始算,还是从约定还款的时候开始算呢?特别想搞清楚这个有效期的具体规定 。

《民法典》中是否有关于担保合同的规定?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涉及到需要签订担保合同。我不太清楚《民法典》里对担保合同是怎么规定的,想了解一下在《民法典》的框架下,担保合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的具体规定有哪些,所以来问问。

《民法典》中什么是债务承担?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经济往来的事情,涉及到债务方面。听到有人提到债务承担这个词,不太明白具体含义。想了解在《民法典》里,债务承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规定和操作的,对自己处理相关事务有个清晰指引。

《民法典》中法人可以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吗?

在一些经济活动中涉及到需要法人提供连带保证责任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从法律角度法人到底能不能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想了解一下在《民法典》的规定里,法人有没有资格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呢,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中要约就是合同吗?

在商业活动或者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要约相关的情况。比如在购物时商家标明商品价格等信息,这是不是就等同于合同呢?我不太清楚要约和合同的具体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想知道在民法典里,要约到底能不能等同于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