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享有年休假的情况有哪些,以及年休假工资怎么算?


在了解不享有年休假的情况和年休假工资计算方式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年休假是什么。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 首先,我们来看不享有年休假的情况。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第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这里所说的寒暑假一般是针对学校等有寒暑假安排的单位的职工,如果他们寒暑假的天数比年休假天数还多,就不能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了。第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也就是说,如果员工请了较长时间的事假,并且单位没有扣这期间的工资,那么当年就不能再休年休假了。第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对于不同工作年限的职工,因为请病假时间过长,也会失去当年享受年休假的资格。 接下来,我们说说年休假工资怎么算。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这里的日工资收入是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比如,小李月工资为5000元,他的日工资收入就是5000÷21.75≈229.89元。如果他有5天年休假没休,那么单位应支付给他的年休假工资报酬就是229.89×5×300% = 3448.35元。 总之,年休假是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权益,单位和职工都应该了解相关规定,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