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死刑被害人承诺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我想了解下,在法律里涉及死刑的案件中,被害人承诺在什么情况下是无效的呢?我最近听说有些案子里被害人虽然做了承诺,但最后法院没认可,我就特别好奇是咋回事,想知道具体有哪些情形属于无效的,心里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死刑承诺
  • #承诺无效
  • #被害人承诺
  • #法律规定
  • #生命权保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中,被害人承诺是指被害人基于自己的意愿,对他人侵害自己可以支配的权益的行为所表示的允诺。然而,在涉及死刑的案件中,并非所有的被害人承诺都是有效的。 首先,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承诺通常是无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些人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或者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他们所做出的关于死刑相关的被害人承诺不具有法律效力。比如,一个六岁的儿童对他人杀害自己的行为做出承诺,显然是无效的。 其次,受到胁迫、欺骗而做出的承诺也无效。如果被害人是在他人的威胁、强迫下,或者是被他人用虚假信息欺骗后做出的承诺,这种承诺违背了被害人的真实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强调行为必须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例如,犯罪人以杀害被害人亲属相威胁,迫使被害人承诺自己的死亡,这种承诺是无效的。 再者,超出被害人可处分权益范围的承诺无效。人的生命权是至高无上的,被害人不能随意处分自己的生命权来免除他人的刑事责任。即便被害人做出了愿意被处死的承诺,从法律层面来看,这种承诺也是不被认可的。因为生命权不仅仅属于个人,还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基本的伦理道德。例如,甲主动要求乙将自己杀死,乙实施了该行为,乙依然要承担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 最后,与法益保护目的相悖的承诺无效。法律设立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如果被害人的承诺与法律保护的目的相违背,那么这种承诺是无效的。例如,在一些涉及公共安全和重大社会利益的案件中,即使被害人做出了承诺,也不能免除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比如恐怖分子以被害人的承诺为由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显然不能因为被害人的承诺而使其免责。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