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资格认证是怎么回事?
我每个月都按时交社保,最近听说要进行社保资格认证,不太明白这是啥。想知道为啥要做这个认证,具体是认证啥,不认证会有啥后果,这个认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展开


社保资格认证是指社保经办机构通过特定方式,确认参保人员还健在且符合继续享受社保待遇的条件。其目的在于防止有人冒领、骗取社保待遇,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在我国,社保资格认证是有法律依据的。《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明确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从这条规定能看出,社保资格认证是保障社保制度公平、合法运行的重要措施。 社保资格认证的内容主要围绕参保人员的生存状况。因为社保中的养老金、伤残津贴等长期待遇是基于参保人员生存为前提发放的。只有确认参保人员还活着,才能继续发放相应的待遇。 认证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线下认证,参保人员需要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指定的地点,工作人员会通过当面核对身份信息、拍照等方式完成认证。还有线上认证,利用手机APP或者网页平台,参保人员根据系统提示完成人脸识别、动作验证等操作即可。另外,一些地区还提供上门认证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残疾人,社保工作人员会上门为其办理认证。 如果不进行社保资格认证,社保经办机构无法确认参保人员的生存状况和待遇领取资格,可能会暂停发放社保待遇。不过,只要后续及时补办认证,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暂停发放的待遇会予以补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