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某一商标是否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标准是什么?


在我国,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对于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认定某一商标是否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标准是什么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首先是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这里的“相关公众”,主要是指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简单来说,如果某个商标在它所对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相关行业中被很多人知道,那它在这方面就比较符合驰名商标的条件。例如,可口可乐这个商标,在全球饮料消费群体以及饮料行业内几乎无人不知,其知晓程度就非常高。 其次是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商标权利人对商标使用的时间长短是认定驰名商标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一般而言,商标使用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在市场上积累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同仁堂”,从清朝就开始使用,历经数百年,其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都非常高。 第三是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这包括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的方式、投入的资金、覆盖的地域等。如果一个商标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而持续的宣传,那么它被相关公众知晓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苹果公司,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新品发布会等宣传活动,使其商标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第四是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如果一个商标曾经在其他案件中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并受到保护,这也是认定其为驰名商标的重要参考因素。因为这表明该商标在之前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认可。 最后是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可能包括该商标的市场占有率、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经济效益等。例如,某个商标的商品在市场上占有率很高,且质量口碑良好,这也有助于该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需要注意的是,驰名商标的认定遵循“个案认定、被动保护”的原则,即在商标注册、商标评审或商标侵权行政处理、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认为其商标驰名并提出认定请求,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才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