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狗伤人被击毙,流浪狗咬伤人该怎么办?


当遭遇流浪狗咬伤人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处理,同时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和维权途径。首先,我们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概念。在我国,动物致人损害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只要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非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对于流浪狗,如果能找到其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那么他们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如,原主人随意遗弃了狗,导致它成为流浪狗并伤人,原主人不能因为遗弃行为而免除责任。然而,如果无法找到原饲养人或管理人,事情就会相对复杂一些。在某些情况下,若小区的物业对流浪狗的管理存在过错,比如小区内流浪狗长期大量存在,物业却没有采取任何管理措施,那么物业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物业服务人有义务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如果流浪狗伤人发生在公共场所,政府相关部门如城管等在流浪动物管理方面有职责。若其没有尽到管理职责,也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当被流浪狗咬伤后,受害者应及时采取措施。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并保留好所有的医疗记录、费用清单等证据。同时,尽可能收集与咬伤事件相关的证据,比如现场的照片、视频,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等。如果能确定责任方,可以先与责任方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这些证据将起到关键作用,帮助受害者获得应有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等合理费用。总之,面对流浪狗咬伤人的情况,要依据法律规定,明确责任主体,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