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罪的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是什么?


伤害罪通常指的是故意伤害罪,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它的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 首先是主观要件。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这里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并且积极地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说,张三和李四发生了矛盾,张三心里想着一定要把李四打伤,于是拿着棍棒去殴打李四,张三的这种心态就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则是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王五在和赵六争吵过程中,随手拿起一个啤酒瓶朝赵六扔去,他虽然不是明确地想要打伤赵六,但他知道扔啤酒瓶有可能会伤到赵六,却还是这么做了,这就是间接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就是故意伤害罪主观故意的法律依据。 然后是主体要件。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在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时,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心智和认知能力上有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所以法律对他们的刑事责任有特殊的规定。 综上所述,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要求犯罪人具有故意的心态,主体要件则根据年龄不同有不同的刑事责任规定。在判断是否构成伤害罪时,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从主观和主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