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对于非固定居 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是如何答复的?
我住的地方不固定,有时候在朋友家借住,有时候在出租屋住。从这些不固定的居住地方到公司的路线,算不算是“上下班途中”呢?想了解下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是怎么答复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上下班途中”的认定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答复对于这类情况的判定有重要指导意义。“上下班途中”通常是指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对于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如果是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范围内,也可能被认定为“上下班途中”。 合理时间不仅包括正常的上下班时间,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时间,以及因合理事由引起变动的上下班时间等。合理路线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交通状况、通常的出行方式等。举例来说,如果职工因为租房到期等合理原因临时更换居住地点,从新的居住地点到工作场所的路线,只要是符合一般的交通习惯和常理,也可能被认定为合理路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对于“上下班途中”认定的重要性。如果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被认定为“上下班途中”,那么职工在此期间受到符合条件的伤害,就有机会认定为工伤。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这类情况的答复,也是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平衡职工权益保护和用人单位责任承担,确保法律适用的公平和合理。总之,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能否认定为“上下班途中”,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综合考虑时间、路线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