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如何计算?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在一个月内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每个月的折旧程度。下面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率的方法。 首先是平均年限法,也叫直线法。这种方法是把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预计使用年限的各个期间。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 。其中,预计净残值率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例如,一台设备原值 10 万元,预计使用 5 年,预计净残值率为 5%,那么年折旧率 =(1 - 5%)÷ 5×100% = 19%,月折旧率 = 19%÷12 ≈ 1.58% 。这种方法依据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是一种常见且合理的方式。 其次是工作量法。该方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 = 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月折旧率 =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比如一辆运输卡车原值 30 万元,预计总行驶里程 50 万公里,预计净残值率 4%,本月行驶 3000 公里。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300000×(1 - 4%)÷ 500000 = 0.576 元/公里,月折旧额 = 3000×0.576 = 1728 元,月折旧率 = 1728÷300000×100% = 0.576% 。工作量法也是符合会计准则中根据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的规定。 双倍余额递减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前期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例如一项固定资产原值 20 万元,预计使用 5 年,年折旧率 = 2÷5×100% = 40%,月折旧率 = 40%÷12 ≈ 3.33% 。这种方法同样是基于会计准则中对折旧方法合理选择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