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一般是多少?
我公司有不少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时不太清楚综合折旧率一般是多少。想了解下这个折旧率有没有固定标准,还是会根据不同情况变化,具体怎么确定呢?
展开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是指按企业全部固定资产计算的平均折旧率,它是反映企业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损耗程度的一个指标。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国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规定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数值。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因为固定资产的构成、使用情况等差异,综合折旧率会有所不同。 企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主要有不同的方法,常见的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以年限平均法为例,它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这里的预计净残值率,是指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额占其原价的比率。预计使用寿命则是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的。比如,某企业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那么按照年限平均法计算,年折旧率 =(1 - 5%)÷ 10 × 100% = 9.5% 。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果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