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固定资产折旧费怎么计算?

我公司有一批固定资产,现在要计算折旧费,但我不知道具体该怎么算。我了解到计算方法好像不止一种,也不清楚每种方法适用的情况。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讲讲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算方式,以及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
展开 view-more
  • #固定资产折旧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算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平均年限法,也叫直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折旧计算方法。它把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这里的预计净残值率,就是预计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占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例如,一台设备原价1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那么年折旧率 =(1 - 5%)÷ 5 × 100% = 19%,月折旧率 = 19% ÷ 12 ≈ 1.58%,月折旧额 = 100000 × 1.58% = 1580元。这种方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损耗比较均衡的固定资产,像房屋、建筑物等。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比如,一辆运输卡车原价20万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预计净残值率为4%,本月行驶了4000公里。那么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200000 ×(1 - 4%)÷ 500000 = 0.384元/公里,本月折旧额 = 4000 × 0.384 = 1536元。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使用程度与工作量密切相关的固定资产,如运输车辆、大型机械设备等。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月折旧率。不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的两年内,要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例如,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第一年的年折旧率 = 2÷5×100% = 40%,第一年折旧额 = 50×40% = 20万元;第二年年初账面净值 = 50 - 20 = 30万元,第二年折旧额 = 30×40% = 12万元;以此类推,到第四年和第五年时,要将剩余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平均摊销。这种方法前期折旧额大,后期折旧额小,适用于技术进步较快、更新换代迅速的固定资产。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比如,还是上述原价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万元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 1 + 2 + 3 + 4 + 5 = 15。第一年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年折旧率 = 5÷15×100% ≈ 33.33%,第一年折旧额 =(50 - 2)× 33.33% ≈ 16万元。这种方法也体现了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折旧额较高,后期逐渐降低的特点,适用于因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这些计算方法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有相关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