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的认定和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最近在税务方面有点担心。听说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涉及逃税罪,可我不太清楚逃税罪到底是怎么认定的,被认定后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我就想知道法律上对于逃税罪的认定和处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逃税罪是一种严重违反税收征管秩序的犯罪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逃税罪的认定和处罚规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逃税罪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就达到了逃税罪的认定标准。这里的欺骗、隐瞒手段包括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 例如,某企业通过虚开发票来增加成本,减少利润,从而少缴纳企业所得税,这种行为就属于采取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对于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同样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也就是说,扣缴义务人如果有类似逃税的行为,也会被认定为逃税罪。 接下来,看看逃税罪的处罚。对于逃税罪的处罚,法律根据逃税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进行了区分。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需要注意的是,有逃税行为,如果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这体现了法律在打击逃税犯罪的同时,也给予了纳税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总之,逃税罪的认定和处罚规定是为了维护国家税收征管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纳税人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逃税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