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利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怎样规定的?
我经营着一家小型微利企业,不太清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是怎么算的。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小型微利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规定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有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之类的,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小型微利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计算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简单来说,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国家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等相关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这一区间的实际税负为5%。 小型微利企业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准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扣除和调整。同时,要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