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是退钱还是补钱?
我在处理税务申报时,看到应纳税所得额这个概念,不太清楚它对应着的是退钱给我,还是我需要补钱给税务部门。想了解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依据什么来判断是退还是补呢?
展开


应纳税所得额本身并不是直接决定退钱还是补钱的因素,它是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一个关键依据。简单来说,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经过一系列法定扣除后的余额。比如,你的工资收入、劳务报酬等各项收入加起来,再减去一些允许扣除的项目,像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剩下的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对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就能算出你应该缴纳的税额。那退钱还是补钱,就要看你之前预缴的税额和最终算出的应纳税额之间的关系了。 如果之前预缴的税额比最终的应纳税额多,那么就会产生退税,也就是税务部门会把多收的钱退给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年度终了后,居民个人需要汇总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本年度最终应纳税额,再减去年度已预缴税额,得出应退或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反之,如果之前预缴的税额比最终的应纳税额少,那就需要补税,你得把少缴的部分补缴给税务部门。所以,应纳税所得额只是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数据,而退钱还是补钱取决于预缴税额和应纳税额的对比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