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立案后双方和解是否能撤案?
我之前因为一些糊涂事实施了盗窃,现在案子已经立案了。我和受害人沟通后,双方达成了和解,他也愿意原谅我。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案子能不能撤掉,免得一直悬在心上,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讨论盗窃立案后双方和解能否撤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法律概念。盗窃,简单来说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当这种行为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或者符合某些特定情形时,就会被司法机关立案处理。 撤案,指的是司法机关终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等法律程序。一般来说,撤案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盗窃案件,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并不必然导致撤案。如果盗窃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即使立案了,司法机关也可以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撤销案件。例如,盗窃的财物价值非常小,而且是初犯、偶犯,并且在案发后主动返还财物、积极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就有可能符合这种情形。 然而,如果盗窃行为已经构成犯罪,达到了入罪标准,即使双方和解,司法机关通常也不会轻易撤案。因为刑事犯罪不仅仅是对被害人个人权益的侵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不过,双方和解在后续的司法程序中会作为一个重要的从轻情节予以考虑。比如在量刑时,法院可能会根据被告人的悔罪表现、和解情况等,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所以,盗窃立案后双方和解能否撤案,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来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