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仲裁庭开庭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有个仲裁案子马上要开庭了,心里特别没底。不知道在仲裁庭开庭期间有啥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言行举止、提交证据这些方面,担心一个不小心影响了结果,想了解清楚好做准备。
展开


在仲裁庭开庭期间,当事人需要注意多方面的事项,以确保仲裁程序顺利进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是程序方面。当事人需要遵守仲裁庭的开庭时间,务必准时到达。如果有正当理由无法按时参加,要提前向仲裁庭申请延期开庭。到达仲裁庭后,要听从仲裁员的指挥和安排,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陈述、辩论等环节。例如,先由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被申请人进行答辩,之后再进行举证、质证等。在举证环节,当事人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提交证据。证据要真实、合法,并且与案件事实相关。如果证据较多,最好进行分类整理,并制作证据清单,注明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 在言行举止方面,当事人要保持尊重和礼貌。尊重仲裁员、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庭审过程中,不得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要等对方陈述完毕后,再进行回应。发言时要使用文明用语,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侮辱或诽谤等行为。如果对仲裁员的提问或对方的观点有异议,要以理性和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这就要求当事人在辩论环节要充分、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该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其中包括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这也强调了当事人在仲裁庭开庭期间遵守程序的重要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