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规定,这对于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合同成立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简单来说,当一方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另一方对该要约作出承诺,且承诺生效了,合同一般就成立了。比如,甲向乙发出购买一批货物的要约,乙回复表示同意按照甲提出的条件供货,这个回复到达甲时承诺生效,合同就成立了。 在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情况下,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例如,甲乙双方谈好合作后拟签订书面合同,但在签字前,甲已经向乙交付了部分货物,乙也接收了,那么此时合同就已经成立。 对于以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比如在网上购物,我们提交订单成功的那一刻,通常合同就成立了。 接下来看合同成立的地点。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住所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例如,甲以电子邮件向乙发出要约,乙以电子邮件作出承诺,若乙的主营业地在上海,那么合同成立地点一般就是上海。 如果是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甲乙双方在不同地点先后签字,那么最后签字的地点就是合同成立的地点。 明确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合同的效力起始以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管辖等问题,对于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