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鉴定的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我家里有人涉及到一起法律纠纷,需要进行精神病鉴定。但我们不清楚这个鉴定时间有没有具体的规定,是可以随时做,还是有特定的期限要求呢?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好提前做好安排。
展开


精神病鉴定时间在法律中有多方面的规定和考量。 从启动鉴定的时间来看,在涉及到与精神状态相关的法律事务中,例如刑事案件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民事案件中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等情况时,相关的司法机关、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进展和需要,随时申请启动精神病鉴定程序。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或者审判过程中,一旦发现当事人可能存在精神方面的问题影响案件的处理,就可以提出鉴定申请。比如在刑事案件侦查阶段,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行为举止异常,可能患有精神病,就会启动鉴定程序。 对于鉴定的时长,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精神病鉴定一般会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果情况复杂,最多可延长至六十个工作日。不过,如果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的时间,是不计入鉴定时限的。例如,鉴定机构在鉴定过程中发现需要进一步收集被鉴定人的过往精神病史资料等情况,这部分时间就不算在上述规定的鉴定时限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