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分为哪两种赔偿?


交通事故中的赔偿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交强险赔偿,另一种是商业险赔偿,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交强险赔偿:交强险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这是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它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也就是说,只要车辆投保了交强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就会在规定的额度内进行赔偿。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交强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例如,在有责情况下,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 商业险赔偿:商业险则是车主自愿购买的保险。常见的商业险包括第三者责任险、车辆损失险等。第三者责任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车辆损失险是指保险车辆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不包括地震)或意外事故,造成保险车辆本身损失,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商业险的赔偿额度和范围根据车主购买的保险种类和保额而定。当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超过交强险的赔偿限额时,商业险就可以发挥作用,对超出部分进行赔偿。比如,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对方的损失总计为20万元,交强险最多赔偿20万元中的一部分(如财产损失2000元、医疗费用1.8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万元,若未达到上限则按实际损失在限额内赔偿),剩余的部分如果车主购买了足够额度的第三者责任险,就可以由商业险进行赔偿。 了解交通事故的这两种赔偿方式,对于事故双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进行理赔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