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按造成的损害后果可分为几类?


交通事故按照造成的损害后果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轻微事故: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类交通事故。它指的是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简单来说,就是人员受伤程度很轻,财产损失也比较小的情况。比如两车轻轻刮擦,只是车身有一点小划痕,人也没有明显的伤痛,这种通常就属于轻微事故。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于这类事故,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一般事故:这类事故是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这里的重伤和轻伤有专门的医学鉴定标准。当事故造成的人员受伤情况比轻微事故严重一些,但又没有达到重大事故的程度,或者财产损失在一定范围内,就属于一般事故。对于一般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包括现场勘查、责任认定等。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意味着事故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涉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较大的财产损失。在处理重大事故时,除了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外,还可能涉及到刑事责任的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特大事故:特大事故是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特大事故是最为严重的交通事故类型,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特大事故的处理,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包括公安、医疗、消防等,以妥善处理事故的后续事宜,同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了解交通事故按损害后果的分类,有助于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清楚认识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也有利于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