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身体受了伤。现在想了解下进行伤残鉴定的标准是怎样的,比如达到什么程度算几级伤残,鉴定的依据有哪些,这样我心里也有个底,看看自己大概能评到什么级别。
展开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是确定因交通事故导致的人体损伤残疾程度的准则。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明确一下伤残鉴定的概念。伤残鉴定就是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因交通事故受伤者的身体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其伤残等级。简单来说,就是判断受伤的严重程度,分成不同的级别。 在我国,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主要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该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将伤残等级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最严重)到十级(相对较轻)。比如一级伤残是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植物状态;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等。而十级伤残相对症状较轻,像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头面部损伤致一眼低视力1级;一侧眼睑下垂或畸形;一眼视野中度缺损(直径小于60°)等。 在进行鉴定时,鉴定人员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包括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并且,鉴定应当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 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当事人可以在治疗结束后,向相关机构提出鉴定申请,机构会安排专业人员,按照标准进行鉴定。最后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报告,这个报告在后续的交通事故赔偿等处理中是重要的依据。 总之,《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为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提供了明确、详细的标准,保障了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也为受伤者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