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主责次责的比例是怎样的?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交警判定对方主责我次责,但我不太清楚主责和次责具体的承担比例是多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责任比例是如何划分的,赔偿又该怎么算呢?
展开


在交通事故里,主责和次责比例是解决赔偿等问题的关键依据。下面来详细讲讲不同情形下的比例划分。 在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时,通常主要责任方承担的比例为70%,次要责任方承担30%。这是比较常见的划分方式,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双方都是机动车,且一方主责一方次责时,按照这样的比例来分担责任比较公平合理。比如车辆维修费用,主责方就要承担70%,次责方承担30%。 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若机动车一方是主要责任,一般承担8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是次要责任,则承担20%。这样规定是考虑到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在交通中的相对弱势地位。法律依据同样是相关交通法规,目的是在保障各方权益的同时,体现对弱势群体的适当保护。如果事故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会按照这个比例来进行赔偿计算。 不过,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复杂。要是有证据表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故意碰撞机动车等违法行为,机动车一方可能不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具体的责任比例和赔偿情况,还需要结合实际事故情况,以交警的责任认定书和法院判决为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