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认定有哪些须知?


交通事故认定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证据等,对事故当事人的责任进行划分的过程。这一认定结果对于后续的赔偿等事宜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事故认定的流程。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会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会进行现场处置、现场调查,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如果需要检验、鉴定的,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一般情况下,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接下来谈谈交通事故认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简单来说,就是看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行为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以及该行为对事故发生的影响大小。比如,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他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就会根据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在交通事故认定过程中,当事人也有一些权利和义务。当事人有权查阅、复制、摘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证据材料。同时,当事人也有义务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结果不服,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总之,了解交通事故认定的相关须知,有助于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使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