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多久会开庭?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会如何处理?


首先来说交通刑事案件到法院后开庭时间的问题。交通刑事案件移送检察院后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决定起诉后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还要决定是否受理。人民法院对于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受理,应当在七日内审查完毕;对于人民检察院建议按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受理,应当在三日内审查完毕。之后才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开庭日期由法院确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对于涉嫌交通事故、犯罪事实清楚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一般会适用简易程序,在受理后二十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不过具体开庭时间,还要承办法官根据工作安排来定,所以是不确定的。 接着说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理方式。根据相关交通法规,这种情况一般会有以下处罚:一是罚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逃逸者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二是拘留,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这主要是为了对逃逸这种危害交通安全秩序、损害受害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惩处。逃逸者还需要承担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赔偿责任,对受害者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比如赔偿受害者的医疗费、误工费、车辆修理费等相关费用。总之,交通案件的处理既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也要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起诉的活动。简单说就是检察院看看这个案子符不符合起诉条件。 简易程序:是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简化,在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等情况下适用,审理流程相对简便、快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