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种类包括哪些?
我最近涉及一个行政诉讼案件,听说还有行政诉讼第三人。我不太清楚在这个案件里哪些人可能属于第三人,想知道行政诉讼第三人具体有哪些种类,能帮我分析一下不同类型的特点吗?
展开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申请参加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为您详细介绍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种类。 首先是类似于原告地位的第三人,这类第三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基本上处于相对人或相关人的地位。其中包括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被处罚人或者受害人。例如,甲因殴打乙被公安机关处罚,甲如果对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乙就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反之,若乙认为处罚过轻而甲未起诉,乙也能以第三人身份参与。再如,行政确权案件中的被确权人或其他主张权利的人。像土地确权案件中,政府将某块土地确权给A,B认为该土地应归自己,若A对确权决定提起诉讼,B可作为第三人参与。还有行政许可案件中的被许可人或许可争议人,比如某企业获得了某项行政许可,其他认为自己也应获得该许可的企业就可能成为第三人。 其次是类似于被告地位的第三人,这类第三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基本处于行政主体地位。比如,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共同作出,原告只起诉其中部分行政主体,未被起诉的行政主体就可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此外,两个行政主体作出了相互矛盾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中一个被诉,另一个行政主体通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参与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