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犯罪有哪些类型?


税收犯罪指的是违反国家税收法规,侵犯国家税收管理制度,妨害国家税收管理活动,情节严重,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以下为你介绍税收犯罪的常见类型: 第一类是逃避缴纳税款类犯罪。主要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犯逃税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例如,一些企业通过做假账、隐瞒收入等方式少缴税款,就可能构成此类犯罪。 第二类是抗税罪。这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这里的暴力包括对税务人员的身体实施强制或打击,威胁则是对税务人员实施精神上的强制。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二条,犯抗税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比如,纳税人对上门征税的税务人员进行殴打、威胁,阻止其执法,就可能触犯抗税罪。 第三类是逃避追缴欠税罪。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行为。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三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比如,企业在欠税的情况下,将公司的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款,就可能构成该罪。 第四类是骗取出口退税罪。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即属于此类犯罪。《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些企业虚构出口业务,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就会构成此罪。 第五类是发票类犯罪。包括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刑法》对这类犯罪也有详细的量刑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开发票来骗取国家税款或者抵扣自身税款,严重危害了国家税收管理秩序。 总之,税收犯罪的类型多样,这些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和税收管理秩序。企业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避免触犯法律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