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期间出现事故伤害,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应认定为工伤吗?


在探讨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期间出现事故伤害,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是否应认定为工伤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要明确劳动关系的认定。虽然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但并不意味着劳动关系必然终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劳动者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通常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双方之间仍然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比如,员工在合同到期后依旧正常打卡上班、完成工作任务,公司也正常发放工资、安排工作,这就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接着,关于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就具备了认定工伤的基础。 对于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期间的工伤认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主要看是否符合工伤认定的实质条件,即是否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即使劳动合同未续签,也不影响工伤的认定。因为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基于实际的用工行为,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书面劳动合同。 此外,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未及时续签,存在一定的管理疏忽。但这并不影响劳动者基于事实劳动关系主张工伤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拒绝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自己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期间出现事故伤害,只要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是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