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人不出庭时其出具的鉴定结论的效力该如何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鉴定结论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当鉴定人不出庭时,其出具的鉴定结论的效力认定是一个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来判断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鉴定结论的概念。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后所作出的书面意见。它是一种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证据,能够为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提供重要的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这一规定明确了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义务以及不出庭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或者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而鉴定人拒绝出庭,那么该鉴定结论就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鉴定人不出庭,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鉴定结论的效力。一方面,法院会审查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合法、专业的鉴定机构和具有相应资格的鉴定人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可信度。另一方面,法院会审查鉴定的过程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如果鉴定过程符合相关的专业标准和规范,鉴定方法科学可靠,那么即使鉴定人不出庭,该鉴定结论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
此外,如果一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但没有提出合理的理由或者证据来反驳,而鉴定人又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出庭,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信该鉴定结论。例如,如果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良好,鉴定过程和方法科学合理,且对方当事人没有提供相反的证据,法院可能会在综合考虑其他证据的基础上,对鉴定结论予以部分采信。
总之,鉴定人不出庭时其出具的鉴定结论的效力认定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鉴定过程和方法以及其他相关证据等因素。当事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当及时向法院提出自己的异议,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出环岛不打灯与进环岛车碰撞,责任该如何划分?
当月医保在什么时间缴纳?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员工会怎么判刑?
公司调岗位我不想去,可以要求赔偿吗?
电动车被抓是否会影响考驾照?
债转股的最高比例是多少?
工作证明是否可以办理居住证?
签订停访息诉之后再信访是否可行?
非货币出资的比例有限制吗?
欠钱强制执行但对 方没有财产该怎么办?
医保卡可以给父母买药报销吗?
殴打长途大巴司机是否犯法?
工伤二级赔偿年限是多少年?
智力障碍孩子在父母离婚时会怎么判?
公证与权属登记是什么?
消费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和范围是什么?
有法律效力的欠条怎么写?
津×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改制案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工程项目转让与在建工程转让的区别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