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的赠与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在探讨未成年的赠与行为是否有效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了解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赠与行为,无论赠与的物品价值大小,该赠与行为都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一个六岁的孩子把自己心爱的昂贵玩具送给了小伙伴,这种赠与行为是无效的,家长可以要求对方返还。这是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法律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规定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对于赠与行为,如果赠与的物品价值较小,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相适应,那么该赠与行为可能是有效的。比如,一个十岁的孩子把自己的一支普通铅笔送给同学,这种赠与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有效的,因为这符合他这个年龄段对物品价值和行为后果的认知。但如果赠与的是价值较大的物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超出了其年龄、智力所能理解和支配的范围,那么这种赠与行为就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一般是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才有效。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认,该赠与行为无效,受赠方应当返还赠与的物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和第一百四十五条。 而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实施的赠与行为,只要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通常是有效的。例如,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工厂打工有稳定的收入,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他用自己的工资购买礼物送给朋友,这种赠与行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第二款。






- 在云南该如何找律师?
- 拆迁赔付是按照二手房价进行吗?按份共有的房屋拆迁该怎么赔偿?
- 老婆整容离婚会怎么判?
- 在公司工作5个月被辞退该怎么办?
- 公司法人年龄是否有限制?
- 公积金提前还房贷有哪些技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以什么形式公布的?
- 集体户口能上公办学校吗?
- 法人股权变更的手续流程是怎样的?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后该如何处理?
- 人在异地如何补办身份证?
- 开设赌场罪取保候审后会被判实刑吗?
- 财政工程项目资金支付到个人账户该如何做账?
- 2024年酒驾新规定的标准处罚是什么?
- 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算工伤吗?
-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缴纳标准是什么?
- 股权转让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会怎样?
- 2024年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大家都在问
- 在云南该如何找律师?
- 拆迁赔付是按照二手房价进行吗?按份共有的房屋拆迁该怎么赔偿?
- 老婆整容离婚会怎么判?
- 在公司工作5个月被辞退该怎么办?
- 公司法人年龄是否有限制?
- 公积金提前还房贷有哪些技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以什么形式公布的?
- 集体户口能上公办学校吗?
- 法人股权变更的手续流程是怎样的?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后该如何处理?
- 人在异地如何补办身份证?
- 开设赌场罪取保候审后会被判实刑吗?
- 财政工程项目资金支付到个人账户该如何做账?
- 2024年酒驾新规定的标准处罚是什么?
- 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算工伤吗?
-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缴纳标准是什么?
- 股权转让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会怎样?
- 2024年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