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下二手房买卖跟中介签合同是否有效?


在民法典规定下,二手房买卖跟中介签订的合同一般是有效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合同有效的法律概念。简单来说,有效的合同就是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而订立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在二手房买卖与中介签合同的场景中,对于行为能力方面,只要双方当事人(购房者、卖房者以及中介)是精神正常、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成年人,就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要求各方在签订合同时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比如说,如果中介故意隐瞒房屋的重大缺陷,诱导购房者签订合同,那么购房者的意思表示就可能不真实。 关于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意味着合同的内容不能违反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和善良风俗。例如,合同不能约定进行违法的交易行为。 如果满足以上条件,二手房买卖跟中介签订的合同就是有效的。合同有效后,各方都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中介要按照约定提供服务,如寻找合适房源、协助办理手续等;购房者和卖房者要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费用、交付房屋等。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构成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不过,也存在一些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比如,中介没有相应的资质从事二手房买卖居间服务,或者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等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总之,在二手房买卖与中介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如果对合同的效力存在疑问,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