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纹比对上是否可以立案?
我遇到一个事,在一些证据里做了声纹比对,结果显示匹配上了。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仅凭声纹比对结果匹配,能不能让警方立案处理这个事情啊?我就想了解下声纹比对匹配在立案里是啥作用,到底够不够立案条件。
展开


声纹比对上是否可以立案,需要从多方面来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白立案的含义。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声纹比对结果是一种证据形式。声纹就好比人的声音“指纹”,每个人的声纹都具有独特性。当声纹比对上了,说明在声音特征方面存在关联,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有犯罪事实发生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立案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一方面,仅有声纹比对结果,没有其他证据相佐证,很难认定有犯罪事实。例如在诈骗案件中,虽然声纹和嫌疑人匹配,但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该声音的主人实施了诈骗行为,如转账记录、诈骗的具体行为等,就不能简单立案。另一方面,如果声纹比对结果结合其他有力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能够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达到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那么就满足了立案的条件。 所以,声纹比对上了并不一定就能立案,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犯罪事实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