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履行合同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完全履行合同,简单来说就是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适当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具体内容。 首先是履行主体方面。一般情况下,合同是由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亲自履行。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也可以由第三人代替履行。比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甲应向乙交付货物,但甲委托丙将货物交付给乙,只要乙同意,这种第三人代为履行就是可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强调了履行主体要适格,要按照合同约定来确定谁来履行合同义务。 其次是履行标的方面。合同的标的是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货物、劳务、服务等。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来履行。例如,在一份购买家具的合同中,卖方就必须交付符合合同约定的家具,不能用其他物品替代。如果交付的标的不符合合同约定,就构成违约。《民法典》中也明确规定,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标的的质量、数量等都要符合约定。 再者是履行期限方面。合同中通常会明确约定履行的时间。当事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合同义务。如果一方需要提前或迟延履行,应当取得对方的同意。比如,在一份租赁合同中,约定每月1号支付租金,那么承租人就应当在每月1号按时支付。若未按时支付,就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不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然后是履行地点方面。履行地点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接受履行的地点。它关系到履行费用的承担、风险的转移等问题。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地点履行。比如,在一份货物买卖合同中,约定在买方所在地交货,那么卖方就应当将货物运输到买方所在地。如果没有约定履行地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也有相应的确定规则。 最后是履行方式方面。履行方式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具体方法,如交付方式、付款方式等。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履行。例如,合同约定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付款,那么付款方就应当按照这种方式付款。如果不按照约定的方式履行,同样可能构成违约。总之,完全履行合同需要当事人在各个方面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来执行,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