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中消协提醒的‘义诊’骗钱四黑招是怎样的?

最近遇到打着‘义诊’旗号的活动,感觉他们的行为有点可疑,怀疑是骗钱的。想了解下中消协提醒的‘义诊’骗钱四黑招具体是哪些,这样就能判断自己遇到的是不是骗局了,避免上当受骗。
展开 view-more
  • #义诊骗钱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消费市场中,一些不良商家打着“义诊”的旗号实施骗钱行为,中消协对此进行了相关提醒。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义诊”骗钱四黑招以及对应的法律依据。 第一黑招是夸大病情。不良“义诊”人员会故意夸大消费者的健康问题,让消费者产生恐慌心理,从而诱导其购买高价的药品或保健品。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故意夸大病情,隐瞒真实的健康状况,属于违法行为。 第二黑招是虚假宣传药品或保健品功效。他们会吹嘘所推销的产品具有神奇的治疗效果,但实际上这些产品可能并没有相应的功效,甚至可能是不合格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等。“义诊”骗钱者进行虚假宣传,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 第三黑招是冒充专家。“义诊”现场往往会出现所谓的“专家”,但这些人可能并没有专业的医学资质。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该法规定,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后,方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冒充专家进行“义诊”显然是违法的。 第四黑招是强制消费。在“义诊”过程中,可能会以各种理由强迫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强制消费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在面对“义诊”活动时,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或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