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它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到多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影响与规范。 首先,从基本的经济法规层面来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公平、诚信等原则。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秉持公平原则进行财务决策,诚信地记录和披露财务信息。例如,在与供应商进行交易时,要按照公平的价格和结算方式进行资金往来,不能欺诈或恶意拖欠款项。这体现了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要遵循基本的法律和道德准则,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交易安全。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公司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法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等权利。这就意味着公司的财务管理要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重要目标之一。股东将资金投入企业,期望通过企业的运营获得合理的回报。企业要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如合理的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增加股东的财富。比如,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选择那些预期收益高、风险相对较低的项目,以保障股东的利益。 再者,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税收法规密切相关。企业需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税务筹划,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税务筹划并不是偷税漏税,而是通过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税收优惠政策等,来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例如,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就可以享受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从而增加企业的净利润,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部分。 此外,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体现在财务管理目标中。虽然目前没有专门的一部法律明确规定企业财务管理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量化指标,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等。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要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安排资金用于产品质量提升、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比如,企业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否则可能面临消费者的索赔和法律的制裁;也不能为了追求利润而肆意污染环境,要投入资金进行环保治理,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既要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又要遵循法律法规,合理进行税务筹划,同时还要兼顾社会责任。企业要在这些目标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