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免责条件是什么?


侵权免责条件,指的是在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可以不用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定情形。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侵权免责条件。 首先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战争、罢工等社会异常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例如,因地震导致房屋倒塌,砸坏了邻居的车辆,这种情况下房屋所有人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因为地震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其次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比如,在面对不法分子的暴力袭击时,采取合理的反击行为,导致不法分子受伤,这种反击行为就属于正当防卫,无需承担侵权责任。但如果反击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不法分子重大伤害,那么就需要承担适当的责任。 再者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例如,为了躲避突然冲出来的车辆,不得已将车开到了别人家的院子里,损坏了一些物品。这种情况下,如果危险是由其他车辆引起的,那么应由引起险情的车辆承担责任;如果是自然原因(如道路突然塌陷)引起的危险,紧急避险人一般不承担责任,但可能需要给予适当补偿。 此外,还有受害人故意。如果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有明确规定。比如,有人故意跑到正在施工的区域,导致自己受伤,施工方如果已经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那么施工方就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是第三人过错。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比如,甲的宠物狗被乙故意激怒后咬伤了丙,那么丙的损失应由乙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了解侵权免责条件对于正确判断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至关重要。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侵权纠纷时,要依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是否存在免责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