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是法律的基本原则?

我一直对法律挺感兴趣,但不太明白法律的基本原则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在所有法律里都适用呀?这些原则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法律事务又有啥影响呢?想了解下具体内容和含义。
展开 view-more
  • #法律原则
  • #民法原则
  • #刑法原则
  • #平等原则
  • #罪行法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对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等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准则。它体现了法律的本质和价值,是法律精神的集中体现。 从民法领域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意味着在民事活动中,不论自然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种族,也不论法人的规模大小、经济实力强弱,他们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比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自愿原则也是民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某项民事活动,和谁参与,以什么方式参与等。例如,你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某件商品,和哪个商家签订买卖合同。 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当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况时,法律会进行干预。比如在一些合同中,如果一方利用另一方的危困状态,签订了明显对另一方不利的合同,受损害方就可以依据公平原则请求撤销该合同。 诚信原则被称为民法的“帝王条款”。它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在商业交易中,商家应当如实告知商品的真实情况,不能隐瞒缺陷或虚假宣传。 在刑法领域,有罪行法定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意味着只有法律明确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才能对行为人进行定罪和处罚,防止司法机关随意定罪。 还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它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也就是说,犯了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在量刑时要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