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报表上非营业收入是什么?
我在查看公司营业报表时,看到有非营业收入这一项,不太明白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我想知道非营业收入包含哪些内容,和营业收入有什么区别,在法律上对于非营业收入的统计和处理有什么规定,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非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所获得的收入。简单来说,就是不是靠企业主要业务赚来的钱。 从概念上看,营业收入是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而非营业收入则是企业从非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流入。 非营业收入包含多种类型。例如,投资收益就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像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投资其他企业得到的分红等。还有营业外收入,这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企业的固定资产盘盈,就是企业在进行资产盘点时,发现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比账面上记录的多出来的部分;债务重组利得,当企业与债权人协商,对债务进行重新安排,从而获得的利益;政府补助,政府为了支持企业发展,给予的资金或其他资源;捐赠利得,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捐赠等。 在法律规定方面,《企业会计准则》对非营业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都有明确要求。企业需要准确区分营业收入和非营业收入,并且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非营业收入应当在满足相关确认条件时予以确认,并且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企业要在财务报表中如实反映非营业收入的情况,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让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