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 首先是贪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特定情形,比如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或者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等情形的,也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其次是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认定为“数额较大”;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同时具有特定情形,如多次索贿的,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等,认定为“其他较重情节”。达到上述标准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然后是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 职务犯罪涉及的罪名众多,除了上述常见的几种,还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每个罪名都有其对应的立案标准。如果你发现可能存在职务犯罪的情况,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由专业的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和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