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的赡养老人标准是什么?
我家里老人年纪大了,我和兄弟姐妹需要赡养老人,但我们不太清楚赡养老人有没有标准。比如给多少钱、要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条件等,想了解下民法典里对赡养老人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民法典中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赡养老人标准,但在婚姻家庭编里对赡养义务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所谓赡养,通俗来讲,就是子女对父母在经济上给予供养、生活上给予照料、精神上给予慰藉。 从经济供养方面来说,子女要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保障他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具体的金额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当地的生活水平、父母的实际需求以及子女的经济能力等。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维持生活,子女就需要承担起提供生活费的责任。像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高,那么子女给予的赡养费可能就要多一些;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赡养费的金额可能会少一些。 在生活照料方面,当父母因年老体弱、生病等原因无法自理生活时,子女要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比如照顾饮食、协助就医等。如果子女因工作等原因无法亲自照料,也可以请人代为照顾,但费用通常由子女承担。 精神慰藉也是赡养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女应该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经常看望或者问候父母。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父母,而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比如,定期回家和父母团聚、陪他们聊天等。 除了《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对赡养老人的具体内容做了进一步规定。该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所以,子女赡养老人需要从多方面去履行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