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项目应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在增值税的计算中,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而确定哪些项目应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是正确计算增值税的关键。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这里的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也就是说,这些价外费用都需要并入销售额来计算销项税额。 其次,对于视同销售行为,其销售额也需要并入计算销项税额。视同销售是指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了多种视同销售行为,比如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这些视同销售行为的销售额都要按照规定并入计算销项税额。 另外,在销售货物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不属于价外费用,不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所以,在判断哪些项目应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时,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准确区分各项费用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