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关于执行《刑法》确定罪名补充规定(六)是什么?
我想了解下两高关于执行《刑法》确定罪名补充规定(六)的具体内容。我平时对法律有点兴趣,知道罪名的确定对于司法实践很重要,但不太清楚这个补充规定(六)具体都涉及哪些方面,能不能给我详细讲讲呀?
展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1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0次会议通过,于2015年10月30日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该补充规定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作出了相应补充、修改。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罪名的确定是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明确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名称和定义,有助于司法机关准确认定犯罪、适用法律,也让老百姓能更清晰地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比如,在司法审判中,准确的罪名认定直接关系到定罪量刑。 在这个补充规定(六)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罪名。例如,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新增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的情况,为了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权益,刑法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 同时,也对一些原有罪名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像《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的行为,之前并没有明确对应的罪名,补充规定(六)将其确定为“虚假诉讼罪”。这是因为在司法实践中,虚假诉讼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确定罪名,能够更好地打击这类违法犯罪行为。 依据相关的法律体系逻辑,《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基本法律,而两高关于罪名的补充规定是对《刑法》具体适用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这些补充规定与《刑法》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法律的准确实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