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不能有哪些行为呢?
在法律体系里,辩护人承担着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然而,辩护人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法律明确规定了他们不能有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这一规定为辩护人划定了行为的红线。
首先,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是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隐匿证据,就是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利的证据藏起来,不让司法机关发现;毁灭证据,是将证据销毁,使其不复存在;伪造证据则是制造虚假的证据。串供是指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其他证人、同案犯等统一口径,编造虚假的事实。这些行为都会干扰司法机关查明案件真相,破坏司法公正。
其次,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也是被严格禁止的。威胁证人,就是通过暴力、恐吓等手段,让证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提供证言;引诱证人作伪证,是用金钱、物质等利益诱惑证人提供虚假的证言。证人的真实证言对于司法机关准确认定案件事实至关重要,辩护人采用这些不正当手段干扰证人作证,会严重影响司法的正常进行。
此外,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同样不被允许。比如,故意扰乱法庭秩序,妨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等。这些行为会破坏司法机关的正常 工作秩序,影响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
如果辩护人实施了上述禁止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辩护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这意味着,辩护人一旦违法,不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对于律师身份的辩护人,还会涉及行业纪律的处分。
总之,辩护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实施任何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解除劳动合同后档案必须移交劳动局吗
诈骗被警察抓了钱能要回来吗
原告未出庭按自动撤诉时诉讼费怎么处理?
劳动仲裁的追溯期是多久?
职工医保转城乡医保后还能再转回去吗?
怎么举报公职人员?
共同申请人只能是配偶吗?
车还在的情况下怎么注销车辆?
诽谤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房子过户需要哪些费用?
社保卡里的钱没领完人去世了还能用吗?
农村医保哪些人群可以免费交?
婚前银行卡里的钱是否算个人财产?
社保统筹余额该如何查询?
三个月的工伤骨折没有痊愈是否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
慢性病住院后在门诊开药需要门槛费吗?
租出去的房子没有消防设施该向谁举报?
转出未交增值税会计科目期末是否有余额?
保证人的定义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