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导致死亡会构成什么罪?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从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通俗来讲,就是在防卫的时候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当防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时,通常可能涉及以下几种罪名。 首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强调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也就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比如在防卫过程中,使用了明显超出必要限度的暴力手段,导致对方死亡,而行为人并没有故意要致对方于死地的主观意图,这种情况就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其次,如果防卫行为具有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就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例如,在防卫过程中,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对方死亡,并且积极追求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那就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不过,由于是防卫过当的情形,在量刑时会根据具体情况比照故意杀人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此外,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强调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只是在实施伤害行为的过程中导致了对方死亡的结果。在防卫过当导致死亡的案件中,如果行为人只是想伤害对方,但由于行为过度导致了死亡后果,就可能构成此罪。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防卫过当导致死亡构成何种罪名,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防卫的起因、时间、手段、强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心态等因素。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在保护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同时,也要求防卫行为必须在合理的限度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