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个人信息会定什么罪?


倒卖个人信息这种行为,在我国法律中可能会被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民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指的是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涵盖范围很广,像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都属于公民个人信息。而倒卖个人信息,其实就是未经他人允许,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别人,以此来获取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明确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那么,怎样才算“情节严重”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都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如果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会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举个例子,如果有人为了赚钱,大量收集别人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然后卖给一些不法分子用于诈骗等违法活动,这就很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要是这个人倒卖的个人信息数量达到了上述“情节严重”的标准,就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总之,倒卖个人信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和合法权益,也会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保护他人的个人信息,同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