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受理案件后会给当事人什么文件?


当法院受理案件后,通常会给当事人一系列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当事人了解案件进展、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是受理通知书。这是法院告知当事人其提交的案件已被正式受理的文件。它就像是一张入场券,意味着法院认可该案件符合立案条件,会对其进行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这里的通知很多时候就是通过受理通知书来实现的。受理通知书中一般会包含案件的案号、受理日期等信息,当事人凭借案号可以查询案件的相关进展情况。 其次是举证通知书。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份文件。它会告知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负有举证责任,也就是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比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你主张对方违约,就需要提供合同、对方违约行为的相关证据等。举证通知书还会规定举证的期限,当事人需要在这个期限内完成举证工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法院可能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虽然采纳但会对当事人进行训诫、罚款等处罚。所以,当事人一定要重视举证通知书,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证据。 另外,还可能会有传票。传票是法院传唤当事人到庭参加诉讼的法律文书。它会明确开庭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当事人收到传票后,必须按照传票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出庭。如果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如果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传票体现了诉讼程序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 除此之外,在一些案件中,法院还可能会送达应诉通知书、廉政监督卡等文件。应诉通知书主要是发给被告的,告知其被起诉的相关情况以及其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廉政监督卡则是法院为了保证司法廉洁,接受当事人监督而发放的,当事人可以对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廉洁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总之,这些文件都在不同方面保障了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