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因相当于内地法律的什么?

我在看一些涉外法律资料时,看到了“约因”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想知道在咱们内地法律里有没有类似的概念,它对应的是啥呢?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讲讲。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约因”是普通法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合同成立的原因、动机、代价等,也就是一方获得的某种权利、利益、利润或好处,或者是另一方克制自己不行使某项权利或遭受某项损失或承担某项义务。简单来说,约因就是合同双方相互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一方给予某种东西或者做了某件事,是为了换取另一方的某种回报。


在内地法律体系中,并没有“约因”这一直接对应的概念,但与之较为相似的是“对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对价”,但合同的订立本质上要求双方达成合意且有一定的权利义务交换。


“对价”强调合同双方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以此来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交付货物,买方支付货款,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对价关系。双方都因为对方的行为而获得了相应的利益,同时也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内地法律更注重合同的实质内容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只要合同是双方自愿订立,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一般就会被认定为有效,而不单纯依赖“约因”这样的概念来判断合同的效力。


此外,诚实信用原则也是内地法律中与“约因”有一定关联的原则。《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这要求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同约因要求双方基于交换关系履行各自的责任一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法律上契约的定义是什么?

我在和别人谈生意,准备签合同。但不太清楚在法律里契约到底是啥意思,它和合同是不是一回事呢?我就想弄明白契约在法律上的准确含义,这样签合同心里也有底,避免以后出问题。

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涉及到合同相关的事情,老是听到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这两个词。我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比如在合同里,满足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分别意味着什么,对合同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民事法律中的事件是什么?

我最近在学习民事法律,对其中提到的“事件”不太理解。想知道在民事法律里,事件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和其他民事法律概念有什么不同,以及它在实际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法律实效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一些法律资料时,经常看到“法律实效”这个词,但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这个概念在法律领域有什么作用,能不能举些例子来说明一下呢?

民法区分原则是什么意思?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了民法区分原则这个概念,但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实际的法律事务中是怎么体现和应用的呢?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民法典中要约的控制领域指的是什么?

我在研究合同订立相关内容时,看到要约这个概念,说有个要约的控制领域,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民法典里,这个要约的控制领域具体是指啥呢?它对合同订立有啥影响呀?

法律中的排他性是什么意思?

最近在看一些法律资料,老是看到‘排他性’这个词,理解得不是很透彻。想知道在法律领域里,排他性到底是啥意思,它在实际的法律事务或者生活场景中是怎么体现的,对我们普通人又有哪些影响呢?

合同法上的保密附随义务具体是指什么?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合同相关的事务,涉及到一些商业秘密信息。我不太清楚在合同法里,这个保密附随义务到底涵盖哪些方面,在合同不同阶段又有什么具体要求,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要约无效的具体法律情形有哪些

在商业活动中涉及到要约相关事宜,不太清楚在哪些情况下要约就会无效了,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情形,这样在实际操作中能避免一些问题,也能清楚知道各种行为的后果。

什么叫做具有法律约束力?

我在处理一些合同和协议的事情,里面老是提到‘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体现的呢,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是不是违反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希望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

要约人为什么要受要约的约束呢?

我最近向别人发出了一个要约,但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一旦发出要约,自己就要受到这个要约的约束。我想知道这里面的法律原理是什么,是基于什么样的法律规定,这种约束对我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呢?

有限法律与无限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我一直不太明白有限法律和无限法律到底有啥不一样。在一些法律事务里,感觉对这俩概念区分不清,影响到对具体法律情况的判断了。想了解下它们具体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最好能结合实际例子讲讲,这样能更好理解。

在什么情况下要约不可撤销?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商业合作的事儿,涉及到要约相关内容。我想知道具体在哪些情形下,发出的要约是不能撤销的,这样我就能更好地把握合作中的法律风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什么是对抗第三人?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碰到了‘对抗第三人’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具体含义。想知道在哪些具体场景下会涉及到对抗第三人,以及它在法律上是如何判定和操作的。

所有的合意都能作为合同吗?

在一些商业合作、日常交易等场景中,经常会出现双方达成某种一致意见的情况。但不清楚这种合意是否就等同于合同,在发生纠纷时能否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想了解到底什么样的合意才能被认定为合同,以及相关的判断标准。

附随义务是不是需要事前约定?

我最近签了一些合同,不太清楚里面涉及到的附随义务相关的事儿。我想知道附随义务到底要不要提前约定好,不约定的话会不会有什么风险,约定的话又该怎么去约定呢?

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时,听说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这些原则,但不太清楚具体含义。想知道在实际的交易和法律行为中,它们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有什么作用,希望能得到详细解释。

法律中的恶意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一些法律相关的案例时,经常会看到“恶意”这个词,比如恶意串通、恶意占有之类的。但我不太明白在法律里“恶意”具体指的是什么,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恶意有什么区别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形式法律和实质法律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了形式法律和实质法律这两个概念,但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啥区别。比如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它们各自是怎么体现的,又会对案件产生什么样不同的影响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实质民法与形式民法包括哪些关系?

我一直不太理解实质民法和形式民法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资料提到这两个概念,但感觉很模糊。我想知道它们之间具体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比如在法律适用、范围界定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希望有人能给我详细讲讲。